余庆弘扬善文化城乡更和谐天眼新闻
2024/10/8 来源:不详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048924626892&wfr=spider&for=pc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一句《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赋予了余庆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善文化在余庆县薪火相传、广为传播。近年来,余庆县深入发掘、提炼、丰富善文化精神内涵,倡导“善人善事”核心内涵,把传承弘扬善文化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把做积善之人、营积善之家、建积善之城作为价值追求,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当地落小落实落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文支撑。 近日,记者走进余庆县,设身处地地感受了余庆县的“善文化”。 “我终于不用爬着出去聊天了。”前几日,余庆县子营街道积善社区居民邓德菊和黄华主动交换了轮椅。邓德菊和黄华,分别是从白泥镇春景村、关兴镇狮山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邓德菊自丈夫去世、女儿出嫁后,独居在社区20栋的一楼,因腰椎问题,行动只能“爬”行;黄华早年间从山崖摔去了“半条命”,留下一身“老毛病”。 易地扶贫搬迁,让两人成为了邻居。互帮互助,则温暖了在生活中曾遭遇不幸的他们。“比如我包的两栋有94户,其中就有39户低保,重度残疾的就有十多个。”同是异地扶贫进社区的工作人员梁彩萍告诉记者,积善社区集中安置了该县八镇一乡户人,其中有不少伤残老弱,对生活很消极。社区成立时,特意取名“积善”,寓意一千多户家庭要相互帮助,融入新的大家庭,生活蒸蒸日上,和和美美。两年多来,社区居民靠着相互之间开解、劝慰、帮助,逐渐改变生活态度。邓德菊和黄华就是其中两人。 “因为我出去很不方便,平时大家也很照顾我,经常会从窗户问我要不要菜之类的。”邓德菊说。 “来这里的人,都有悲伤的过去,只有靠大家相互开导、帮衬,日子才能过的好一点。”搬进社区两年来,邻里之间的关爱,让黄华倍感温馨。据余庆县文体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星忠介绍,为传承弘扬善文化,余庆县成立了历史文化研究会、善文化研究会,省社科院也参与其中,多次举办研究会、论坛等,深刻挖掘善文化精神内涵,并积极推进善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营造浓厚的善文化传播氛围。 在穿城而过的余庆河道改造提升工程中,4公里长的栏杆、栏板、小型雕塑等设施上刻满了善文化符号,百种字体的“善”字,中华民族优秀家风家训,历史经典文化,余庆历代大家文学作品等依河道排列。 在乡村治理中,余庆县把善文化植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以善念引导教育,创造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三不出一不上交”矛盾化解经验。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以善文化引领民族团结奋斗,汉族苗族同胞和睦相处,大兴产业,包容发展,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各社区、镇村广场也纷纷植入善文化。在教育教学上,余庆县委党校通过开展善文化讲座等,把善文化作为地方特色课程教育培育干部;各校把善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沁润于心。余庆县实验中学以“修善明德止于至善”为办学理念,以“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为校训,倡导“严谨善教循循善诱”教风,“善学善言善思善辩”学风,将“修善”做成晨读教材,让学子牢记于心,付诸于行;余庆县白泥中学倡导“积小善,成大善”,余庆县城关一小积极推行“至善”教育…… “我们正在整理编辑《百善人》、《百善事》、《百善书》、《百善言》等丛书,准备把我们的乡贤、老干部、老教师集中起来,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积善行德的优良传统进行广泛宣教,让善念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袁星忠表示,当地将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让善文化成为余庆的软实力,当地发展的深层次动力。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徐春燕编辑蒋洪飞编审陈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