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氏历代续谱序言

2022/6/22 来源:不详

钟氏族谱序

从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不于其身必于其后凡天之降祥使立德与功子孙缨世及奕叶流芳皆积善余庆也岂偶然哉吾永丰城北钟氏世族也始祖亨道自彬阳发身科第宋元祐间任吉郡之泰和州同知署永丰事政得民心遂家于兹廉以律己怒以待人若玉壶寒冰之洁潭水秋月之明政无烦苛狱鲜冤抑其有功于民也大矣嗣后咸以儒医传授继往开来济人利物则阴骘世培焉是以德邀天眷翁孙膺仕政者有人焉领荐学政巡察者有人焉拣授翰苑待诏者有人焉分任郡博判薄者亦有人焉科第相沿不一而足何非祖宗之积累绵延于无穷乎十传孙鸣高九皋者特达士也意谓子孙日蕃不修谱以记之恐数典或忘有不可为人后矣于是循流溯源本分支而支分本分而仍合子生孙孙生子生而不息头绪清晰检阅即知谱成丐序于余余与二公素惬意气义不容辞谨述其先代培植之厚后裔食报之隆俾人人称钟氏之发达其渊源有自且以颂鸣高九皋之为难兄难弟也是为序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兼经筵讲官同邑曾棨拜撰明永乐六年戊子岁仲春之吉

族之有谱尚矣古者所以辨姓氏别亲疏明长幼序昭穆其系甚重

自大宗小宗之法废而不修专尚门第故世族大家惟以谱牒为先俾后之子孙得考其木本水源之义

而尊尊亲亲之道行乎其间吾邑钟氏自其始祖亨道于宋元丰乙丑登第内参大政以直言忤旨

遂自彬阳谪吉郡泰和州同知署永丰事以官为家肇基东隅楼前孟氏之址传至元延佑丙辰

其祖万钟从邑陈先生植受春秋赏拟金马门赋请先生厘正之既人秋闱果出是题考官批云

若非同门师友定是一家兄弟揭榜果师友也主司见而嘉之遂中戊午解元

已未登霍希颜榜进士官御史台谏议即献幸臣论帝可而纳之越九年仁宗崩亦以病殁

有讳钢字子隆者尤工于诗永丰十才吟子隆与焉有讳镇字子定者大明洪武庚午科

以书经中乡榜授福建长汀县令赫有政声因内艰归家慨宗谱之废手写谱图而序之用藏于家

以俟工刻至鸣高鸣亮念夫久弗增修将就湮没非所以承先世而裕后昆也爰互相辑

堂弟应秀持其谱图乞予序予感夫本之固者枝必茂源之深者流必长钟氏之先积德累仁

其来有自宜乎蕃衍盛大世济其美或以科第显或以明经显或以贤才显尤超于邑中诸谱之右

其详俱载谱图所谓莫为之前虽美不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鸣高鸣亮兄弟切切焉以谱所未载

恐后之贤子孙有欲增修而无从者特溯其源而探其本俾千万人之身皆一人之身焉

钟氏子孙诫能以鸣高鸣亮兄弟之心为心则其流愈长而其枝益茂谱之传无穷矣遂书以为序

赐进士永乐丙戌会元

诰授奉政大夫刑部郎中同邑朱缙书稿

明正统五年岁次庚申六月既望

族谱总序

一族之谱系犹群物之元气盖元气乃群物之祖发生悉本于此人本乎祖而祖宗之克昌厥后支派流衍非元气之发生能然乎自有宗法先王制礼以统之大宗统百世小宗统五世

凡受命宗子者有无则相周患难则相恤外侮则相御此先生所以广仁爱之恩也

然祖犹木之本也大宗犹干也小宗犹枝也小宗之群子弟犹枝与叶也有干而无本枝与叶则濯濯矣

岂得常美哉故宗法兴而恩爱备可以观仁焉后世宗法废门第盛而谱牒修矣

我始祖亨道公自彬阳发迹见用于宋元祐间任吉郡泰和州同知奉调署永丰事因家于兹自今十三世矣

伯祖九皋吾袒鸣高鸣亮拳拳以修谱为念征当时名公记序跋文于图之前后无非欲佑启我后人

阅谱牒而知祖功宗德施及千万人之身犹一人之身于以见钟氏本根之所自也若夫延其庆于已往

上而士鼎祖之为郡马士安祖之领教事士英祖之授学政士苛祖之任巡察继而万钟祖以春秋登进士第

累官翰林检讨侍读焉次日镛字文亨习书经领贤良之荐任判薄次曰钢字子隆习经书捷科列才子

任郡博士其祖改之聪明博学尤善谈诗宝佑四年丙辰中文天祥榜进士草庐先生吴澄切幕之

俱现载古志降兹而下若迪镇迪鉴年八十受恩例锡鸟帽束帛正统时福兄原名协祯以礼记承乡荐

授武平教谕升洵阳知县致仕不肖琼以书经中科选任古渝通判弟书坚输千金济边与金铨邀

朝廷褒宠荣冠带房祖山辉年九十奏赐冠带立寿坊当割义田二十五石以膳祭祀

吾忝后裔虽不能大显扬祖宗于地下亦可少助谱牒为宗族之光矣既吾后者子子孙孙

必潜心经史敦品伦常勿好勇而斗狠勿奢侈而为非勿有玷于内而贻笑于外

庶乎尊卑长幼秩然有序不辱先人矣先儒吴澄有曰天下之姓其流派虽至十百千万

而其初未必不同出一源故同姓而推亲亲之谊可也况同吾之宗族本一源而出者可不亲其亲长其长

以广仁爱之恩乎诗曰无念尔祖律修厥德噫念之哉

明宏治十五年壬戌岁正月望日之吉

乡进士

敕授承直郎任四川重庆府通判

十二世裔孙琼书玉拜书

钟氏族谱序

吾邑之有钟氏旧族也钟氏之有伯敬先生传人也先生生于明万历之朝卯举于乡

庚戌登会榜官至南礼部郎中督学福建与谭友夏先生相友善故并称钟谭

自诗归一选力挽王李颓波天下文章莫大乎是而后世乃从而攻击之何于

夫伯敬先生岂徒学不可及即其品行亦粹然有道之儒余赏读其家传其高曾祖父世有醇行

先生至性蔼然拳拳于庭闱之间无一事一语不可对圣贤而质衾影非世人所得知也

顾世虽攻击之而文苑则载之所著诗怀则录之隐秀轩集则存之诸书评语则四库采之

后裔差徭则邑令谕免之邑中钟谭合祠则春秋祀之家庙圆通庵则志乘而永守之

先生不已足不朽与今其族裔重簒族谱问序于余其谱上接右江分著于邑之华湖皂市

支派渊源瞭如指掌何容予赞一词哉但一仰溯先生之学与行而不腾景行之慕即望其族裔

丕承前绪各思饬纪敦伦守耕读而光阀阅则先生之所默慰矣

前清翰林院编修嘉庆戊午科浙江副主考督察院副都御史

嘉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仲秋月

同里蒋祥墀拜序

钟氏纪略

永丰钟姓有东街浪田二支亨道公东街支也由山东徙居永丰其素居永丰者则为浪田

历传至明宣德丑探花钟复字宏彰仕至翰林侍读子钟同字世京景泰辛未进士

任御史以直谏易储仗毙狱中天顺初赠大理寺丞谥恭悯阴其长子启知县成化初诏禄其妻罗氏官其次子通政司知事乃浪田支也

谱中有浪田宏彰先生题赞可据鸣亮公修谱与宏彰公同地同时亦不以其贵且贤遂引入一宗

今皂市钟姓或系土著近或年自他所移来而其祖先名号皆旧谱所未载定是别支不敢混录亦由行古之道也

故题曰本支世系又市中亦有原系本宗倩仆而主人故绝者或主人微弱不能制者

代远年湮即此人亦失其本族故冒姓为钟已数世矣凫闻见最早最真恐数世之后即本宗子孙亦无从稽考又或本宗有不才子孙引于同类者慎之诫之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孟夏月谷旦

十八代孙凫再识

本支世系序

钟氏自明成化正德初由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徙居竟陵皂市者八奇之后为十三

协历嘉隆万昌启祯系清顺治康熙两朝一百八十年间迁徙不一流衍到今后仅百有余户耳

把笔至此不禁慨然念天命之难忱先泽之不易留也呜乎后之观此谱者

有不生其孝弟之心不修德以固其本根而又作奸作伪恃横恣肆伤残宗族此真读陈情表而不堕泪者也是为序

康熙壬戌岁孟夏谷旦

敕受修职郎安陛县训导

十八代孙凫谨识

钟姓考辨

钟氏之序谱者多引伯州犁仕楚食采钟离为说考左氏鲁成公十五年伯宗见害于晋

其子伯州犁奔楚为太宰楚杀其大夫却宛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孙遂仕吴为太宰

韵府群玉载伯宗系舜臣伯益之后复云宋微子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伯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钟

亦有以钟离氏者与尚友录所载略同至尚友录又云伯宗系鲁伯禽之后纷纷其说莫衷一是

观姓氏族谱所记楚大伯宛封于钟离后以邑为氏则钟离之出于伯氏可知也

若钟姓之始见于左氏者鲁成公七年郑获楚郧县大夫钟仪献于晋

九年晋景公见钟仪问其族言称先职琴操南音范文子以君子称之是伯州犁以前已有钟姓

后定公四年伍员伐楚有楚大夫钟建从昭王出奔安见非仪之苗裔乎

姓氏谱谓钟建乃楚公族系出芋氏或亦有据他如高士钟徽字子期亦楚人善听琴为伯牙之知音

而其后不少概见相沿而下汉则有钟皓字季明河南颍川长社人{即今许州长葛县}少以笃行称避隐密山以诗律教授

桓帝前后九辟公府皆不就李膺叹为至德可师后汉书载颍川四长皓为林虑长

时诸儒颂曰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弹琴乐古五就州招九膺台辅逡巡主命卒岁容与

其兄子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其曾孙钟繇字元常善书梁武帝有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之评

魏太祖表奏以侍中文帝在东宫赐五熟釜作铭美之后迁至太傅其元孙一为钟毓字雅叔一为钟会字士季或累官将军都督荆州事或封镇西将军官司徒

推之有才志而能尽节者东晋则有钟雅善品诗而能切谏者南北朝则有钟嵘恐皆仪之所传衍也何为

钟氏以单字为姓既在钟离以复字为姓之前则钟姓当与姓钟离有别故略叙钟姓之历史而推本于无可推之处

据左氏所载为钟姓所由昉也至若修谱于族欧阳文忠有曰姓氏之来也远上世多忘不见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

世云匕吾族谱图始祖亨道公见用于宋元丰间官至参政宦游江西永丰遂安家焉肇基东街

先世居山东彬州即与唐中宗时赣县之钟邵京字可{夫}夫封越国者未必不同出颍川之一源而派别已遥世系莫考则惟各以其迁祖为始祖云尔

道光二十六年岁次丙午季夏月下浣之吉

沔邑裔孙天材梓山谨识

钟氏重修谱序

钟君梓山同邑姻戚大也素嗜书性风雅而笃于伦理丙午春鸠竟陵等处祖属簒修族谱于其东庄别墅越两年余始成蒇事后梓山不以余为陋劣而索序于余

余曰此重任余未敢胜顾其中亦似有缘焉忆髫龄受读时余先{大}父沧亭公赏{最}余曰而辈读书毋以敏自恃毋以钝自阻

我祖芝生兰生二公兄弟一性敏一性钝俱以勤学厉志为明季知名士

竟陵前哲钟伯敬先生谭友夏先生相与订文字交歌吟赠答往来频仍士林倾慕之故其时传有竟有钟谭沔有芝兰之谚

乞今予族谱芝生公传犹志之甚悉然则钟与刘固旧通家也

祖宗缔其交好子孙复约为婚姻兹谱之成岂非予所乐观其盛者乎

顾赏取谱中所载诸传记读之其世系之支分派别散处通都其先人之嘉言懿行流芳志乘其门第之印累

绶若列籍屡朝此则立言之大教也前人之述背矣若夫敦孝友而笃宗盟合远迩而联一体垂训奕叶世守勿替则各属族中诸老成实提唱歌之更非余之所敢言也其复奚赘

虽然梓山既就商于余亦窃有愿为梓山规者夫里有正人不肖者畏其名家有孝子凉德者因而革故

今梓山既本仁孝之忱不惜殚其力以敬宗收族而责任之归既因此而益重自时厥后尚宜懋乃躬修敷乃祖训虽善未能以及远亦必令族属之隶

吾沔者均克守分安常惩浇革薄以敬迓前休毋或面规矩而改错至为远方祖属所不齿也

前哲有灵倘亦以予言不失为故云

乡进士

候补直隶州同知

姻侍生刘映庚半虞氏瑾撰

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孟春月下浣之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