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我认为人格即人的ldquo器
2022/5/15 来源:不详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
——《德是业之基》
作者简介:稻盛和夫,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思维方式》等。
本文字数:字
预计阅读:20分钟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川儿朗读音频企业经营决定于领导者的器量。不管你主观上多么想把企业做大做好,实际上“螃蟹只会比照自己的壳的大小挖洞”,企业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经营者的品格,也就是经营者“器量”的大小。比如,企业规模小的时候经营成功,然而随着企业规模变大,经营者掌握不住经营之舵,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因为经营者没能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拓展自己的“器量”。企业要发展壮大,首先要求经营者相应地扩展自己的“器量”,也就是说,经营者要有意识地作出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哲学理念和所谓“思维方式”。
我年轻时也不具备优秀经营者所需要的那种“器量”。年轻时,许多方面都不成熟,但我有点自知之明。尽管改正缺点很难,我还是每天努力,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成长。有一位经营者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20多年前,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时说过,这半辈子的每一天,就是‘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日’。”这位经营者说:“您说的不是提高经营技巧,而是每天不断提升经营理念、哲学思想、思维方式,这一点让我深受感动。”
从年轻时起,我就习惯在枕边放上几十本有关哲学和宗教的书籍,每晚临睡前都要翻阅几页,不管多晚回家,都要翻上一两页。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性,我每天都坚持学习圣贤们留下的教诲。读书时,我常深受感动,不能抑制,以至无法往下读。在动心的句子下面画线,反复体味,有时读一页要花上三四十分钟。我认为,要把书中的至理名言血肉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就应该这样孜孜以求。
我想,正因为年轻时每天努力学习和反省,所以我把自己的前半生的每一天概括为“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日”。这样拼命努力的,绝不止我一个人,很多经营者都一样,在中国也享有盛名的“松下电器产业集团”的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先生,创立了“本田技研工业”的本田宗一郎先生也同样如此。
30多年前,“京瓷”顺利成长发展,开始考虑上市。当时“京瓷”还是一家中小企业,也许不太谦逊,我去拜会一家日本有代表性的大银行的总裁,希望聆听他的经营理念,以此来判断是否与其建立业务关系。我谈到平时经常阅读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著作,非常尊敬他,自己也想拥有像他一样的人生观,像他一样工作、经营企业,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那位银行总裁年轻时便认识松下幸之助先生,所以我想他一定会附和我,不料他却说:“松下幸之助先生年轻时可任性呢,胡闹得厉害,哪像你这么少年老成。”话语中带着讥刺。听了这话,我决定不跟这家银行开展业务。人在年轻时难免有很多缺点,关键是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那位银行总裁对此不感兴趣,因为和他缺乏共同语言,所以我决定不跟他的银行做交易。
后来在松下先生晚年时,我有幸获得了与他对谈的机会。名不虚传,他果然具备高尚的人格,富于真知灼见,不愧为举世罕见的经营者。我想,他定是倾其一生,不断努力扩展自己的“器量”。正因为如此,“松下电器产业集团”才能发展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科技企业。
本田宗一郎先生也是如此。本田宗一郎先生开始不过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板,据说年轻时脾气非常暴躁。现场有人工作马虎,铁拳和扳手什么的马上就会“飞”过来。据传他本人公开说过:“年轻时为了赚钱才当老板。为什么赚钱呢?就是为了玩乐。”他每天晚上招来歌女,饮酒唱歌,喧闹不已。
我在本田宗一郎先生功成名遂后的晚年有幸与他相会。那年本田宗一郎先生、索尼的创业者井深大先生,还有我都被选为瑞典科学院的外国委员,应邀一起参加相关活动。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日子里,我和本田先生、井深大先生一同巡游瑞典各地,同吃同住,切身感受到本田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柔和谦虚,富有同情心,难以相信他年轻时的那些逸闻。我想,本田先生正是由于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人格,才能赤手空拳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并使之发展成世界顶级的汽车工厂。
对于经营者的人格与企业的业绩同时提升的现象,我用“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这句话来表述。这句话道出了经营的真髓。你想拓展经营吗?那么先决条件是,作为经营者,你必须提高自身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人格。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企业业绩就会提高。
“提高心性”,重要的是,不仅把圣贤的教诲作为知识来学习,还要加以实践。我小时候曾学过《日新公伊吕波歌》,那是日本封建时代的领主为教育子弟,方便记忆而作的“数数歌”。开头第一句就是:“圣贤之道,听了唱了却不做,于你如浮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用中国的“读《论语》而不懂《论语》”这句话表达也许更贴切。为提高心性,从圣贤们的著作中寻求真理,乍一看,尽是理所当然的、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往往用头脑理解后,就自以为已经掌握了,那些道理已经成了自己的东西了,其实不然,他们并没有真懂,因为他们不想将这些真理付诸实践。
将正确的为人之道付诸实践,是一件难事。圣人君子或许做得到,而我们普通的凡人,无论学了多少先贤的教诲,都很难实践。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数数歌”,作为劝诫传唱至今。
一个理想的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形象?要经常在自己心中描绘,然后不断省察自己的行为,不懈努力,力求接近这个理想的自己。想着去接近却接近不了,想着去实践却实践不了,然而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省,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心性,做一个高尚的人。
关于“提高心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人格是变化的。运动员为了保持其体能,必须天天锻炼。人的精神也是如此,必须努力陶冶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即使一时人格得到了提高,一旦懈怠,就会堕落。追求高尚的人格,并将它始终维持在理想的状态,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努力克制私利私欲,那就要反复学习,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违为人之道。必须通过这样的反省,反复向自己诉说:“应该这样做人做事才对啊!”不做这种努力,不做反复深刻的反省,我们就很难维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我认为,人格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性格,另一个是后天的、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哲学。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既会遭遇各种灾难,也会受到幸运的眷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心性,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也就是说,通过后天的努力塑造出高尚的“第二性格”。
如果忽视这一点,即使一时取得巨大成功的经营者,也难免没落的命运。经营成功,当初似乎很优秀的人,早则10年,晚则30年,往往开始走上衰退之路。这是因为,当初他们埋头工作,提高了人格,但在功成名就之后,疏于反省,没有继续维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有这样一种说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要对自己的面相负责。这并非指美丑,而是针对人的心灵而言。通过提高心性、涵养品德,人的相貌和气质会发生变化。“应当成为气质高贵的人”,自古以来人们常这样说。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见识。
只有在人生的历程中经受考验,不懈努力,才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尤其是我们经营者,担负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雇用了众多员工,要对他们的生活负责。孜孜不倦,坚持学习,终生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是经营者应尽的义务。为了能成为这样的人,我至今仍然每天努力工作,钻研不息。
以德为本的经营,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要求领导者在企业内树立明确的判断基准。我们经营者,常常要对各种事情作出判断,经营就是日常判断的积累,判断的对错不仅影响公司的业绩,有时甚至决定企业的命运。这样,在我们的内心之中,需要有一个能够作为判断尺度的明确的基准,那么这个基准究竟是什么呢?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个基准必须堂堂正正,不可动摇。
我认为,这个判断基准可以概括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么一句话。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问题,然后自己找出答案,将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句话就是我的判断基准,我还把这句话写入“京瓷哲学”,努力让全体员工理解,并在实践中一起贯彻。
正因为确立了这样的判断基准,作为经营者,我在经营过程中才不会困惑。组织机构扩大后,担任各部门领导的干部,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基准,才不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握经营的方向,分担相应的责任。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因为“坚持去做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这一判断基准具有普遍性,所以员工能从内心产生共鸣,接受并应用这个基准去做人做事。
“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无非是坚持正义、公正、公平、勤奋、谦虚、正直、博爱等。这是自孩童时代起父母和老师教导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伦理观,也就是做人应该坚持的崇高的“道德”。以这种最基本的伦理观、道德观为基础从事经营活动,员工不仅能用头脑理解,而且能从内心产生共鸣并由衷接受,进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另外,京瓷公司在开拓海外事业时,在进入其他行业时,在收购别的企业时,也同样如此。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正确的判断基准作为企业的经营哲学,各方都能认同,没有抵触情绪,全世界的京瓷工厂及事务所的员工都接受,都在实践中贯彻。
很多人说,京瓷的成功是因为拥有先进的技术,或是因为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但我决不这么认为。正是因为我们的经营判断基准,不是“作为京瓷,何谓正确”,也不是“作为经营者的个人,何谓正确”,而是“作为人,作为人类,何谓正确”。因此,这一基准超越国境与民族,从经营者到员工,都能理念一致,步调一致,不犹豫,不动摇,这才是京瓷成功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京瓷集团的员工有这么一个统一的判断基准,我们才能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与经济起落中,从未出现过一次赤字,顺利地持续地发展成长。“提高心性,才能拓展经营”,京瓷的历史证明了这个真理。
现在我又进一步认识到,“提高心性”不仅是为了“拓展经营”,也是我们人生在世的基本目的。通常,人生的目的往往会被认为是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但是,这些都只限于今生今世,无论积攒了多少,一点儿也无法带往来世。今生的东西,只能在今世清算了结。如果说,人生中存在什么不灭之物,我相信那就是人们所说的“灵魂”。
在死亡到来时,我们不得不抛弃今生奋斗得来的地位、名誉和财产,只能带着“灵魂”,踏上新的旅途。如果是这样,我认为,人生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让与生俱来的灵魂,经历现世风浪的洗礼和磨炼,变得更加美好。让死亡时的灵魂,比出生时的灵魂更为美丽,带着更为美丽的灵魂去踏上新的旅程,这就是我的人生观。
人生在世往往苦大于乐。有时,人们甚至会怨恨神灵,为什么只让自己如此辛苦。比如,患病、事故或是事业失败,人只要活着,就难免遭遇各种各样的灾难。如果把苦难看作考验,看作磨炼“灵魂”的机会,那么就应当认识到,所有这些都是上天为了塑造我们的灵魂、磨炼我们的心智而赋予我们的机会。既然是机会就不必回避,而要勇敢面对,照样不懈努力,这样做就是磨炼心智。
本文摘自《德是业之基》敬天爱人以德经营
惟敬天爱人,始能天人合一;
惟以心为本,方可物心两荣;
惟利他经营,才会和谐共赢。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