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澧水1943红网张家界站
2023/2/13 来源:不详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20511/10805367.html
《澧水》后记
田满林
促使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因有很多。很小的时候,不止一次从长辈们闲聊中听到“日本鬼子”这个词。人们说出这几个字,面带惊悚,神情紧张,似乎是在议论一个魔鬼。尽管理解能力很低,但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复杂表情和有些夸张的动作,直觉告诉我:他们涉及的内容是一个让彼此紧张的话题,不同于年成、水灾、旱灾之类。他们再进一步说,日本鬼子来了,大家都躲在哪个哪个山洞里、哪座山上……云云,会跟着害怕起来,很自然会想:万一哪一天日本鬼子又来了,我们该往哪里躲。
鬼子没再来过,这个符号却被牢牢记在心里。蒙昧的少年时代,没有详细想过,日本鬼子为什么会来,是干什么的,长什么样……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害怕,但那道魔影就在长辈们无意间的闲聊中进驻到孩提时代。后来,在课本里读到抗战的故事,和同学合唱抗战的歌曲,特别是在电影里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形象,看到他们凶残屠杀中国老百姓、焚烧村庄……以至于阅读了无数篇有关抗战的文章,看了更多的部影视作品、听了一些讲座,对鬼子以及害怕的原因有了深入的了解,对那段历史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全面的认识。
直到有一天,我在县城附近山头上亲眼看到了壕沟、观察哨、机枪阵地等等。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工事,居然就在我的身边—我有些惶恐和不安。通过一番考证,我确信:这些工事是中国军队为了抵挡日军修筑的,中日双方军队曾在此进行过激烈的战斗。战争并不遥远,七十多年前,它发生在黄河两岸、长江流域,就发生在我身边的这片土地上。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阻止日军进入大西南,中国军队在长江流域沿线、武陵山一带构筑了工事。三峡的石碑要塞、湘西门户就是中国军队保卫陪都重庆的重要关隘。年前后,这一带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灵涂炭……详情究竟如何呢?通过查找搜集、遍地走访,居然见到了参加过常德会战的老兵,遵义有一位七十四军的少校,益阳有一个特务连的连长,医院的院长,铜仁有一个工兵,石门有一个炮兵,余庆县有一个文艺兵……特别是年,我在芷江见到了七十三军暂五师特务连的老兵张正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抗战老兵。时隔多年,许多往事都成云烟,他们对战争的记忆却相当清晰。他们清楚记得部队的番号、长官的姓名,还能一字不落唱出当年的军歌,甚至还记得慈利的许多地名、在慈利是如何作战的。而当地群众能准确描绘日军飞机扔炸弹的情形,哪里的房子被焚烧,哪里埋有日军的尸体,哪里住过国军,谁家被日军杀死了人,哪些人又遭到日军的凌辱……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曾经在儿时见过的那种表情,害怕、感慨、叹息、痛恨;听到了他们共同的声音:诅骂、控诉。往事,通过老人们的讲述再现了。
这是一部零散的历史,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思绪长期游走在老人们的讲述里,竭尽所能想象当时的真实情景。在民间,我听到有人说,常德会战主要是常德打得惨烈,石门、慈利没有打;还有人说,五十八师在慈利打了败仗,败退到桃源,竟然还有人不晓得常德会战曾经波及慈利,不知道异族侵略的脚步曾经在慈利十多个乡镇横行,没想到伤痛还留在老人们心中。
往事不容忽略、真相不容掩盖、历史不容涂改。也许,档案史册多少会涉及这段历史,但是肯定不会有亲历者的讲述这么生动,抗战老兵和当地老人的讲述,县城被焚毁,遍山的作战工事、还有英烈的尸骨,这一切……我该怎么说,我说得清楚吗?是不是动笔写呢?为此,我纠结了大半年。
挖掘本土文化,提振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年,参与完成了纪实片《慈利阻击战》剧本创作、拍摄和制作以后,意犹未尽,我开始了自己酝酿中的小说构思,因为这才是立体、全面展示这个题材最好的方式。小说的创作是一个人痛苦的远征。如何塑造人物,怎么展开情节,再就是作品的厚重、穿透力,这些并不是可以上网查,请教他人的。唯有靠自己的悟性,借鉴他人的成果,从众多的素材里找到一根线,把需要表达的内容巧妙地串成一串。动笔之前,我想起了同类题材的电视剧《血色湘西》,又犹豫踌躇了将近一年。县城附近一栋废弃的房子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一待就是多半天或者到深夜。我在房子墙壁上贴满了地图、部队的沿革、一些地方的简介等资料,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灵感。
年秋天,参加县委党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参加学习,意味着我可以暂时抛开单位上一些日常事务,抽时间思考写作上的事了。白天学习,晚上住校,有了开头,也有了章节和结尾,框架出来了。此后,断断续续、停停写写,年过去了,年又过去了,直到年国庆节,第一稿总算完成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年的夏天,基本成型,我决定考虑出版的事情了。
《澧水》大约20万字,是一部一部参阅史料、吸纳地方文化创作的文艺作品。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交代一下:
人物原型和主要人物。主人公岑大柱。岑大柱,就是撑起柱梁,代表中国抗战中坚力量,虽然他的抗战是偶然,最初也是被动、自发的,曾经迷茫,看不到方向。但是,残酷的战争教育了他,在战火中,慢慢成熟起来,把抗战坚持到底。他的原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原七十三军特务连士兵张正国。有关彭士量将军阵亡的事就是张正国亲口讲述的。从一个人口中听到一名少将师长是如何牺牲的,我立刻被震撼了,情不自禁把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张正国入伍时间长,经历的战事多,特别是参加过几次长沙会战,石门一战中九死一生,退回到大庸,后来参加雪峰山会战,迎来抗战最后的胜利,他身上有着太多传奇。当然还综合其他人物,这才有了慈利土生土长的放排汉岑大柱。其他人物,苏先生、自然大侠、张吉财等人物是在参考民间人物的基础上塑造而来的,文艺作品不全是纪实,塑造人物是为了表现主题、展开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可对号入座。常家三姐妹代表着澧水、特别是慈利一带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坚韧顽强、勤劳善良、爱憎分明。为表现瓦当这个人物,很自然联想到湘西的三十四师,也就是后来的一二八师,为表现抗战全景和纵深感,有必要联系到一二八师嘉善的奋战,主人公的影子理所当然出现在最初的战场上,便于表现他以后颠沛流离、苦闷彷徨的经历和内心世界。为避开此类题材作品对国共两党信仰之争的表达模式,作品介绍了一个传奇人物瓦婆婆。瓦婆婆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抗倭的英雄,狼土兵共同的战神,也是湘西人瓦当等人走上前线、岑大柱最早的精神支撑。作品对进入慈利的日军,以及发生的主要战事都有详细介绍,但是没有正面描写日军,甚至连一个像模像样的日军形象也没有,仅仅提到薛家铺鬼子军官和六十五联队长伊藤仪彦两个。为什么没过多对鬼子进行渲染,主要出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鬼子阴毒狡诈在同类作品中介绍得足够多了,再描写也只是简单的重复,没太大意义;另一个原因是,这部作品不是单纯写一次战事,而是借历史事件反映当时社会,介绍澧水人文风情,视角是老兵、当地老人的视角,也是慈利人民回顾历史的视角。
故事背景和相关史料。湖南是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主要的战场,从年日军占领武汉以来,湖南就是一线战场。慈利是一片抗战热土,一万多青壮走上了战场。慈利民间抗战力量风起云涌,自发修了纪念碑,创作了抗战歌曲。关于抗战,慈利是有着大量现成物证、人证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湖南人,保卫大湖南》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年发现,慈利参加过抗战健在的老兵尚有三十几位。另一方面,因为之前写作《慈利阻击战》纪录片剧本,参阅了相关史料,对战争背景、参战部队双方、部队驻扎地方、战争态势都有一定研究,特别是多次前往战事发生地考察,对史料的掌握还是比较充分的。
线索安排和细节描写:作品的明线是主人公参战的经历以及成长历程,通过他,表达我心中的抗战。以年冬天,日军入侵慈利,离开慈利12天时间为脉络,采用倒叙、回忆的手法全景式反映抗战史实,并追溯到几百年前抗击倭寇的历史。暗线有岑大柱与常家三姐妹的情感纠葛(情感线)。美好的故事都有美妙的开始,却没有最后的结局,战争,剥夺了所有的美好。苏先生与张吉财的争斗(政治线)。民族战争背后是两党的矛盾。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共两党表面上达成共识,坚持全民族抗战,但是摩擦从未停息。中统、军统到处活动,捕杀国军队伍里的共产党人和亲共军人,限制共产党人的活动,直至制造了“皖南事变”。小说中很多故事都是来自抗战老兵叙述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如宁死舍不下一袋光洋的司务长,外号“吃沙子”四川兵,部队之间相互拉人被称作“挖沙子”,吴团长出走,杨家溪屠杀,车轱辘杀鬼子夺刀,抢到发报机,都有来历。许多地名、人物的姓名也是现成的。情节上,尽管参考了同类题材的作品,但是为了避免陷入手法雷同、毫无悬念的境地,绕开了生硬的战斗场面。
地域色彩和风土人文。小说尽量结合地方民俗,表现个性。拉纤放排曾是澧水河上最有激情的往事;澧水号子、慈利民歌是澧水河独特的文化符号;抬毛菩萨、板板龙灯是流传千年、至今也深受慈利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美食小吃、地方建筑、俗语俚语等等,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对慈利山水风光极力推崇,澧水河两岸、温泉、冰雪世界、四十八寨等地风景如画,融入了个人深厚情感。
作为一名行政单位从事文化类管理工作的人,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从事文学创作。首先,要感谢那位把游离在校园之外的我拽进课堂的师长——卢银中老师,如师如兄的朱银坪老师,在写作上教我启蒙的符春莲、田桂枝、李朝宗、曾省阳老师。他们总是谆谆教诲,给我鼓励和期待,让我牢记初心,不敢懈怠。母校湖南文理学院魏怡、佘丹青教授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