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扶贫扶智拔穷
2023/4/20 来源:不详“乡村孩子哪有不想上学的?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上学路程还远……但现在我们的政策好了,你看他们在学校里多高兴!”11月20日,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看着尽情欢笑的学生对记者说。
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和学生们在一起
自年8月担任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以来,汪付珍紧扣“谁来关爱留守儿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扶贫问题主线,于年开始实行农村学校寄宿制管理,探索出“留守儿童以校为家·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的办学特色。 如今历经三次搬迁的罗甸县第四小学,环境越来越优美,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办学与寄宿规模越来越大,教学管理也越来越精细……获得了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贵州省留守儿童示范学校等先进集体称号。 在罗甸县第四小学学生的心中,学校就是最温暖的“家园”,在这个“家”里,汪付珍用心关爱着每一位孩子,孩子们也亲切地称她为“汪妈妈”。
由于工作突出,汪付珍先后被评为“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小学名校长”“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面对荣誉,汪付珍很是谦虚,她坦言:“我只是为孩子们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能吃在学校解忧愁,住在学校受关怀,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通过学习摆脱贫困的桎梏。”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育脱贫的重要任务。
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与学生们在一起
在黔西南州望谟县,和家长“抢孩子”的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在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就坚定着一个信念——“上学路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8年的从教时间里,他跑遍了望谟县的每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8辆,先后把40多名孩子从工地里拉回到课堂,用自身经历激励着同学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遵义市余庆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尹侠给学生们上数学课
“我们有个初心,即是把北京吴正宪这一派以情育人的教学理念,与上海潘小明这一派以数学学科本位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理念,带回贵州,创造出适宜于贵州本土教育发展的黔派教学理念。”教育部首批领航名师培养对象、遵义市余庆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尹侠,在乡村学校的讲台上坚守了二十余年后,年他再次踏上“求学”之路,把所学到的优秀数学教学理念带到山区课堂。
金沙县官田中学英语教师张巧课后来到学生宿舍给学生们辅导英语
金沙县官田中学英语名师张巧,带领着自己“贵州省初中英语张巧乡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不遗余力地奔走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前线,她的学员遍布金沙县、黔西县、毕节七星关区等地区学校,把优秀的教育理念送到了赫章县结构乡、黔东南州黄平县、金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脱贫攻坚一线。 从杭州到贵州扎根乌蒙11年的特岗教师杨明、为身患先天性遗传病小女孩申晓燕建校上学的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中心学校教师阚南忠、主动申请到更偏僻边远的息烽县安清教学点任教的年“全国模范教师”刘正国……一批又一批贵州基层教师扎根山区,共同奋战在教育脱贫的第一线上,把温暖带给学生、把知识带进课堂,他们有着同一个坚定目标——让山区的孩子拔掉“穷根”、摆脱贫困。 勇担教育扶贫大任 广大基层教师用实际行动,积极履行起教师所肩负的扶贫责任,在教育脱贫的道路上生动诠释出“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书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教育脱贫故事,为贵州的战贫脱贫贡献出教师力量。
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右一)陪伴学生读书
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培养自信、自尊、自主、自强的学生
记者:在教学中,您更希望教会学生们的是什么?
汪付珍:除了在课堂里扎扎实实地学习知识,我更希望教会他们自信、自尊、自主、自强,让他们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阳光少年。也希望他们长大后,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教育能带给他们的改变,也是教育脱贫的深远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诗雨
编辑刘娟利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