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农家探路乡村振兴
2023/6/23 来源:不详壮丽70年奋进新贵州
——红土地上的“心”未来
作为“四在农家”发源地的遵义市余庆县,年在全县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核心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如今的余庆县,正在创建“四在农家”的升级版“旅居农家”,将农村的山水,变成百姓荷包里的收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这场农村革命,在十八年的时间里,不仅成功书写了大扶贫的生动实践,还为当下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欢迎人呀,欢迎人呀,欢迎大家都来河滨;河滨是个好地方,欢迎姊妹来观赏呀……”
深秋时节,记者在余庆县白泥镇哨溪村河滨村民组看到,山连水、水绕山、青山倒映于湖面,宛如一幅山水画。每到夜晚,村庄彩灯亮起,村民饶正菊唱起了当地特有的姊妹歌。
“客人来了就唱给客人们听,客人来了玩得欢乐,觉得这里很喜庆,迎接游客多到我们的家乡来玩耍。”
现在的哨溪村河滨村民组已经被打造成“余庆坊河滨旅居农家”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示范点。寨子变成了景区,以前在外打工的村民何国志看到了商机,回到家乡,利用自家的房屋经营起了餐馆。
“原来每个月收入就四五千元,现在一个月收入一万多两万元。”
从“四在农家”到“旅居农家”,哨溪村河滨村民组的变化得益于余庆县以“农耕体验、乡土怀旧”为特征打造的“旅居农家”模式,这个“四在农家”的升级版,不仅见证了余庆县建设美丽乡村的探索创新,也见证了这一过程中的不断变化。
走进余庆“四在农家”的发源地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原来的27户人家,大部分已经搬迁到山下交通便捷的地方生活,住上了砖房,满山的橘树成为了村民的钱袋子,村民户均年收入从以前的一两千增长到了五六万。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却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
“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坡顶打哆嗦;满山净是干烧地,井水不够几家喝。种的庄稼如蒿草,养的牲畜死的多;人们穷得叮当响,砍柴担草卖的多;这里的日子真难熬,人人都想离开罗家坡。”
这首流传在满溪村罗家坡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年贫穷落后面貌,为了改变家乡面貌,当时还是罗家坡村民组长的周修平与村民周清泽等7个志同道合的青年聚在了一起,谋划家乡的脱贫路。
“制定了我们家乡发展的四句话,“山顶松柏杉,田里稻菜瓜,山腰经果林,院内猪鸡鸭”。山顶松柏杉就是封山育林;山腰经果林发展地方特色品种,就是我们的红金橘;院内猪鸡鸭就是以短养长,发展养殖业。”
周修平与他的蜜橘产业(图片由余庆县宣传部提供)
从年开始,周修平带领村民根据四个发展方向,开始植树造林、挖井修渠、拉线牵网、引电进村、发展红金橘……几年之后,秃岭荒坡变得绿树满坡。九十年代中后期,荷包里有钱的村民还逐步装上了电视、程控电话,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村民口中的顺口溜也发生了变化。
“要得今后发展大,村民迁居到坡下。公路沿线搞建设,与时俱进来规划。腾出山地种果树,才好实现机械化。宏伟蓝图心中装,康庄大道在脚下。”
罗家坡的成功转变引起余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反复调研后,将这一经验提炼为“四在农家”。年,余庆在全县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核心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并且走出余庆、覆盖遵义、推广贵州、影响全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好载体。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年,余庆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自然资源,打造“四在农家”升级版,将‘四在农家’的品牌转化为市场资源,全力打造“旅居农家余庆坊”这个品牌,让游客吃住在农家,游玩在农村。
乌江边上的大乌江镇红渡村率先启动“余庆坊·红渡旅居农家”的建设,依托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于一身的优势,通过创新合作方式,实现了从建设乡村到经营乡村的转变,大乌江镇党委书记韦继军:
“以前在开展“四在农家”建设过程中,主要是鼓励群众建设新农村,现在我们是鼓励群众经营新农村,也就是把群众建设好的闲置的房屋资产,还有一些闲置的集体土地盘活,打造一个让城里人能够住得下来,能够和群众一起生活的旅居项目,让城里人能够找到乡愁,增加群众收入”
这里的村民,以每年每平方米15元至20元不等的租金,将自家的闲置民房租给了旅游公司。红渡村村民钟艳以前在外务工10多年修了栋房子,房子修好后原本打算继续外出打工,正好赶上了“旅居农家”的机遇。
“我家的楼上都是租给公司的,全是由公司统一管理,我个人收入一年有两三万元。”
“余庆坊·红渡”的成功经验,被其他村寨复制。如今在余庆农村,已形成“余庆坊·玉河”、“余庆坊·河滨”等多个旅居农家景点。
距余庆县城仅7公里的哨溪村,过去因交通闭塞,这里的秀丽山水“锁在深山人未识”,随着外出务工的村民增加,村里多数房屋被闲置。年“旅居农家”项目落户白泥镇哨溪村河滨村民组,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景区每年把盈利所得的百分之十分给村民,同时村民也可以在景区内进行经营活动。目前,村里建成10户精品示范户,打造客房47间带动群众28户,吸纳群众就业多人。村民曾令芝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
“现在景区开发起来,我在这里上班,就是两千元工资我也很满意了,家里也能照顾。”
余庆县通过“四在农家”十多年的持续创建,如今“四在农家”的康庄大道已经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截至年,全县累计建成“四在农家”创建点个,打造了35个精品示范点,覆盖10个乡镇(街道)67个村居个村民组,惠及25.6万多人,全县96%的农民分享了建设红利。
余庆县农业农村局副主任科员罗大中:“按照余庆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创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面貌,引导农民形成健康向上的风气,同时凝聚农村和谐发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