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创新创业强磁场余庆县建强人才队
2023/9/17 来源:不详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余庆县坚持以“才聚余庆·智创未来”人才品牌创建为抓手,全力在引才聚才、平台建设、服务保障上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专家服务团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
引才聚才
构筑创新创业“强磁场”
突出需求导向“精准引”。每年围绕农业、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发展需要分类建立重点人才需求目录库,在广泛征集各领域领导班子成员及专家人才推荐的引才意向人选基础上,依托“贵州省人博会”“赴高校招聘”等载体,按需引进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余人,有效充实各行业领域人才队伍。
向村民发放农业领域宣传资料
突出问题导向“柔性引”。聚焦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难题,争取多方帮扶资源,与农业农村部、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9个行政机关、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柔性引进王小兵、王岳飞、贺震旦等高层次人才10人,帮助指导发布“中国小叶苦丁茶产业·余庆指数”,带动余庆小叶苦丁茶增加产值万元。
突出实用导向“定向引”。积极对接省市有关部门,全力做好“东西部协作”“科技特派员”“医共体”等帮扶资源到余承接工作,累计争取并承接上海奉贤区到余帮扶专家36人、省市科技特派员19名、省市“医共体”专家28人,推动基层一线服务提升,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平台建设
打造产业发展“加速器”
用好乡情优势促发展。聚合乡贤乡友资源,成立余庆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建立余庆籍在外优秀人才库余名,成功回引陈刚、夏坤松等50余名人才回乡创新创业;精准选聘名余庆籍在外优秀人才到村担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聘请中科院院士梅宏作为数字乡村试点首席专家,为全县打造数字乡村试点标杆提供支持和服务。
专家团队在地里查看农作物受旱情况
发挥博士工作站技术特长促增收。聚焦茶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建立余庆县博士工作站,柔性引进贵州大学李龙江博士等6名博士专家及其团队30余名高层次人才,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基地、投入全自动生产线、研发系列衍生产品等,帮助茶企业年均增收万以上,辐射带动农户发展茶产业户,实现户均增收元以上。
借助县校合作资源促提升。县级领导先后6次带队赴吉林农大、华中师大、贵州大学等高校寻求合作“联姻”,在人才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大胆探索,各高校累计派出20余名专家人才、10个支教团共名研究生到村开展培训、支教工作,帮助培育乡村旅游人才50名、农业经理人余名、乡村振兴骨干后备力量50余名。
服务保障
当好专家人才“后勤部”
强化政策保障“稳人心”。制定《余庆县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余庆县专家服务团管理办法(试行)》《余庆县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激励保障措施(试行)》等政策,给予各类人才在科技研发、创新创业、职称评聘等方面优惠,为引进人才提供一次性安家费、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保障,全面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制度环境。
向村民科普废弃物回收处理知识
狠抓联系服务“留人心”。每年分行业领域邀请专家人才召开座谈会,共收集专家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意见建议30余条,增强人才满意感、获得感。县级领导带头联系服务专家70人,各党委(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系服务活动,选派79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作为服务专员,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近年来,共解决专家职称晋升、家属调动、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56个,协助办理人才服务绿卡张。
开展系列活动“聚人心”。严格落实“人才周”工作机制,开展人才故事汇、职业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尊才、敬才、爱才良好氛围。创新开展“乡土人才”“余庆工匠”评选培养活动,共评选优秀乡土人才41名、余庆工匠50名。积极开展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一线活动,采取“村镇点单、部门派单、人才接单”的方式,引导广大人才开展巡回式服务余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余个、技术培训群众0余人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航
编辑何登成
二审潘晓飞
三审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