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舰首批零部件有望本月内运抵余庆县
2022/9/2 来源:不详贵阳头条讯6月12日,记者从余庆县文旅部门获悉:退役的“遵义舰”已开始进入拆解阶段,第一批零部件有望在本月内运抵余庆县。
航拍正在拆解的“遵义舰”。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舷号的“遵义舰”,于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来,经过多次改装升级,成为中国海军信息化手段最高、指挥能力最强的指挥舰。
年5月,“遵义舰”退役。后经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将其运往位于贵州省余庆县境内的飞龙湖。今年5月31日,“遵义舰”在拖船的托带下,转往江苏镇江市,准备拆解,开启“回家”旅程。
6月10日,位于镇江市的某船厂内,工人们进入“遵义舰”,根据技术方案,开始对舰船的上部及内部散、小部件进行拆解。
“遵义舰”内部的部分设施已经拆除。
据介绍,军舰的拆解,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按照方案,在基本完成这些小件的拆除后,“遵义舰”的主体部分,还将被拖到船厂的船坞内,进行最关键的大件拆解、切割等工作。整个拆解工作,大约将持续3个月时间。
“遵义舰”将被拆解为多段(块、件)后,分批运往余庆县。据介绍,根据不同部件大小、形状,结合运输路况,将分别采取陆路、水路两种方式运输。其中,较大的部件,将以水运和陆运相结合的方式,送往位于乌江干流上的飞龙湖库区岸边组装。
一名参与拆解“遵义舰”的工人。
6月12日,船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目前拆解进展情况,“遵义舰”的第一批拆解部件,近期可以装车启运。
此外,余庆县文体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该县正加紧筹备接收“遵义舰”,以及筹建军博园的相关工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在本月内可接收“遵义舰”的第一批运抵的拆解部件。
另据了解,“遵义舰”即将“回家”的消息,引发了较大
延伸阅读:
“遵义舰”的“前世今生”
舷号的驱逐舰,是中国研制建造的D型导弹驱逐舰,年11月19日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开工制造,年11月25日下水,年12月28日服役于东海舰队(后改隶属北海舰队)。
年,编号的这艘导弹驱逐舰,正式命名为“遵义舰”。
“遵义舰”服役后,参加多无数次大小演习,曾在曾母暗沙宣誓主权,是保卫祖国海疆的一把利剑。因此,虽然它有自己的弦号和舰名,但水兵们喜欢称之为“革命老驱”。
4年,经批准,中国海军选用“遵义舰”为平台进行信息化试验,将“遵义舰”改装为海军指挥舰,改装后型号为DJ型。
在信息化改装中,“遵义舰”全面换装了舰载通信系统,加装多种数据链及卫星通信设备,并增设了编队作战指挥系统,成为当时中国海军信息化手段最高、指挥能力最强的指挥舰。
“遵义舰”性能数据:
排水量:吨(标准),吨(满载)
主尺寸:长米,宽12.8米,吃水4.6米
主 机:2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70马力,双轴
航 速:36节
续航力:海里/18节。
编 制:名(其中军官45名)
武器:反舰导弹:2座三联装“HY-1”导弹发射架
2座76式毫米双管主炮
4座61式37毫米双管舰炮
4座61式25毫米双管舰炮
2具型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
深弹发射装置4座,深弹投放架2座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黄黔华部分内容综合网络开放数据整理所有图片均由余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穆明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