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四个一交好村两委新老班子接
2023/3/19 来源:不详为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新老班子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余庆县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探索“四个一”工作法,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巩固换届选举工作成果,让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悦、留者意志不衰,为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夯实了组织基础。
实施一体化思想能力建设。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导。在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乡走村入户、乡镇班子成员包村联户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联村机制,采取交心谈心、走访慰问、集体面谈等方式,从思想政治引导、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引导落选和离任村干部从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干部的新老交替,以平和的心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村级工作,并鼓励离任干部向新任干部传授经验、讲解工作方法、谋划推进工作。“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但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更多敢闯敢干的年轻人。”龙溪镇苏羊村离任村干罗贤华信心十足地表示。二是强化学习教育培训。紧扣村级发展所需和新任村干部能力水平,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多形式多角度开展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学习教育培训,切实提升新任村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的改革发展上来。“现在我终于明白什么是村集体经济了,我也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满了信心。”新当选的松烟镇松烟社区支书、主任王铭锋在参加完“余庆县党组书记(主任)履职能力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后信心十足说。三是强化岗前蹲苗历练。结合全县71个村(社区)的工作实际,在换届选举之前采取学习训练、定岗实练、跟班历练方式,通过“党建联络员”“村(社区)主任助理”等工作岗位,给村级后备干部压担子、交任务进行“蹲苗”历练,涵养源头活水,促使他们提前进入角色,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制定一揽子移交工作清单。一是立规矩定标准。围绕村级“事、财、物、责”等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出台《村(社区)“两委”干部离任移交办法》《村(社区)“两委”工作移交清单》,明确离任交接“一单一书”“一事一责”“一人一档”要求,从机制上给村干部离任交接立规矩、定标准、明责任,制度化推进村干部离任交接规范化,让离任者交得明白、接任者接得安心,确保村级组织“换届不换挡”。二是明细内容责任。紧扣“党务村务责任清、在办待办情况清、三资现状底数清、文件档案明细清、遗留问题掌握清”的“五清”要求,对移交的具体事项、资产资金、设备数量等内容,逐项逐条细化村(社区)“两委”工作移交清单,签订村干部离任交接责任书,推进换届后各项工作不断档不掉链,实现工作无缝衔接。三是强监督严纪律。成立移交工作领导小组,由各乡镇(街道)党委牵头按照移交清单,严把移交时间节点,全程监督新旧两届村(社区)“两委”开展现场移交工作,备案公示移交清单事项,严格做到凡是对应交未交事项或移交资料失真的、凡是新任村干部对已经接手的工作推诿扯皮和拖着不办的、凡是发现移交过程走形式打折扣的,一律从快从重处理,坚决把纪律规矩挺在前。
开展一系列暖心关怀行动。一是“荣退仪式”暖人心。村(社区)“两委”换届后,通过赠送红色书籍、颁发荣誉证书、纪念品等方式举办离任村干“荣退仪式”,邀请他们分享工作经验、畅谈离退感言,让离任村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激励他们离岗不离心,退位不褪色。“我在这个岗位上干了那么多年,将青春都奉献给了箐口村,虽然离岗了,但是组织依然没有忘记我,我很感动”在大乌江镇“荣退仪式”上,箐口村原支书、主任刘天忠说。二是“时间长廊”寄深情。按照任职时间、工作轨迹,收集离任村干在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工作剪影,制作成影集、视频,在党员活动室进行展示,在“荣退仪式”上播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认可,进一步激发新任村干部干事创业信心和决心。“看到他们的工作经历,我备受鼓舞,我一定接好接力棒,努力在新的起点做出新成绩”新当选的26岁敖溪镇什字村支书、主任张星深有感触地说。三是“结对帮联”解忧心。围绕生产生活、就业帮扶等方面,建立县镇村三级领导“结对帮联”离任村干机制,深入开展生病住院必到、家庭变故必到,生活困难必帮、矛盾问题必帮,“两必到、两必帮”工作,第一时间解决好离任村干的烦心事、揪心事。“挂帮领导经常关心我的生活情况,前段时间他们了解到我卖猪被坑了多元,立即联系猪贩子帮我追回了损失,我十分感激。”提及镇村的帮联机制,狮山村委委员宋敏直竖大拇指。
建立一整套结对帮带机制。一是县级联系结对帮带。建立县级联系帮带制度,明确1名挂帮乡镇(街道)的县级领导对71名支书主任“一肩挑”新任人员培养帮带,“一对一”讲理论、指方向、教方法,全方位提升新任村干战斗力。换届后,该县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在全市率先举办新任村(社区)党组书记(主任)履职能力暨乡村振兴培训班,由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纪委书记等县领导带头为全县71名“一肩挑”开展集中培训,提升新任人员适应新岗位的能力本领。二是镇级联系定向帮带。改变传统“散养式”联系培养方式,建立定人定责跟踪培养帮带机制,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联系新任村干部,确立“1+1”“2+1”等结对帮带关系,采取“事前帮、事中带、事后促”的工作方式开展跟踪帮带,为他们撑腰鼓劲、创新创业。三是村级老带新手把手帮带。探索设立“离任村干工作室”,推行“导师制”帮带模式,挑选一批熟悉党建业务、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离任干部组建一支离任村干导师团队,围绕产业发展、服务群众、调解矛盾等基层工作经验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初任的71名村(社区)支书主任“一肩挑”尽快进入角色,切实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关兴镇沙堆村原村主任王龙庆离任后,帮带新任村主任宋国发谋划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茶叶加工厂提升改造,传授茶青加工技术。
通讯员余组轩
编辑李贝多
编审闵捷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