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可怕,群众有主心骨和贴心人
2023/6/2 来源:不详“你是哪天回来的呀?从哪点回来的嘛?坐的什么车回来的?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面对返乡群众,这是杨洪每天说得最多的话。作为余庆县新场村驻村第一书记,在接到到岗工作的通知后,杨洪“撇”下家人,“丢”下女儿,立即赶往新场村,与大家一起站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
入户排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卡点执勤,这些已经成为了杨洪的日常工作状态。“新场村地势高,比较容易受天气影响,这给排查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但是疫情就是责任,作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把新场村的情况摸排清楚、掌握明白。”面对新场村的复杂情况,杨洪没有退缩,而是主动站到最前线,一方面组织村干部分组分片在全村范围内进行逐一排查,另一方面亲自带队入户开展排查工作。
大乌江镇红渡村驻村干部对卡点群众进行信息登记
自从到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后,他就经常到自己包保的区域“转悠”,看看有没有遗漏和新增的外来人员。防控疫情以来,杨洪共走访调查农户户,登记外来返乡人员73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40余次,跟踪观察重点疫区返乡人员1人。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没有打不赢的战争,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要尽职尽责,严防细控,最后的胜利定将属于我们。”
像这样忙碌的不只是杨洪,余庆县关塘村的黄平江也在防“疫”一线,与村委干部一起对群众逐户逐人进行全覆盖排查,建立好工作台账,对外出返乡尤其是武汉地区返乡人员进行统计登记,并及时进行跟踪管理。
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余庆县大乌江镇驻村第一书记们采取“一对一、人盯人”包保机制,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路、手里有策。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邓杰
通讯员孟艳
编辑黄霞
编审向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