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华师新突破
2023/6/21 来源:不详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9/5470751.html
近日,共青团湖北省委公布了
年“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
其中,我校4位师生
荣获“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数量上创下新高!
他们分别是
中国农村研究院李华胤老师
获评“爱岗敬业好青年”
生命科学学院朱曼璐老师
获评“勤学上进好青年”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崔嘉欣同学
获评“担当奉献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凌继霄同学
获评“崇德守信好青年”
他们怀揣梦想、不忘初心
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书写着向上向善的青春力量
接下来,和小诗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李华胤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讲师、中共麻城市委党校副校长(挂职)。他是行走在田野的农专家,长期扎根农村,年平均驻村调查时间天,撰写了多万字的调研报告,出版调查报告2部、万字;坚持“理论务农”,4篇文章获得“费孝通田野调查奖”,3篇论文入选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他是青年科研能手,主持国家社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CSSCI论文35篇,出版专著4部。他是学生心中的优秀指导老师,坚持立德树人,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竞赛,累积10人次、获8项省部级奖励,3人获优秀硕士论文,农村现场教学照片入选教育部《中国研究生》育人专栏。
获评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三等奖、武汉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提名奖、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三等奖、首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优秀奖、指导学生获“挑战杯”省级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南风窗“调研中国”全国十强等荣誉。
朱曼璐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她于年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入到华中师范大学,建立了微生物定量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努力做着从零到一的突破。实验室建立初期,研究中发现原核生物在某些条件下转录和翻译是解耦联的,这与以往教科书上的观点不一致。这一挑战传统的观点、挑战教科书级别的发现,给了她强大的信心,得以不断地推动着研究的进展。经过几年不懈地坚持研究,朱曼璐老师的团队已在领域内权威期刊如NatureMicrobiology、NucleicAcidsRes、mBio等发表论文数篇。在此基础上考虑酵母细胞与癌症细胞的特点,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展望了领域内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朱曼璐老师说:“我们总是想着做出最好的选择,其实在选择前你常常不知道什么是最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选择后勇往直前,努力把它变成最好的选择。”
获评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年湖北省“楚天学子”、年国家优青等荣誉。
崔嘉欣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她于年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服务于贵州省余庆县他山中学;连续4年参加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赴湖北、贵州、台湾等地6所偏远山区学校开展调研及支教活动,直接服务贫困地区学生余名。参与并组织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等重大赛会志愿服务活动9场,参加抗疫助学、社区治理、校园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近次,惠及人数超过10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小时。指导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孵化及志愿服务团队建设,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银奖各一项,团队获评年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相关事迹多次被新华网、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获评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第九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物理组优胜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第六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实验创新奖,贵州省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陈凌继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他坚持崇德向善,知行合一。崇德立身,热衷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获奖10余项,撰写的学习感悟多次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选用刊发。弘德向善,积极开展道德宣讲,受邀到相关单位和高校开展理论宣讲20余次,创新宣讲形式,创办“桂子山上思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