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卖女救妻,赎女儿途中救乞丐,

2023/7/13 来源:不详

北京较好的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410/8833423.html

男子任有义,明朝年间人氏,他在一个小镇上有间杂货铺,十六岁时娶了贤良淑德的吴氏,女儿巧儿乖巧懂事,虽不富足,但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羡煞旁人。

那天,任有义采买货品后匆忙回家,被镇上的刘阿婆拦住,她生活不容易,常赊账,想必又是来说些感谢的话。

心地善良的任有义,见不得这些,赶紧说道:“大娘,你赊欠的东西不多,不着急,你赶紧回家吧。”

可是刘阿婆说道:“阿义啊,你和你爹娘一样,都是菩萨心肠,不过我看你娘子气色不对,怕是病得不轻,可不能由着她拖着,赶紧看郎中才是。”

刘阿婆的话说道了他的心坎上了,他匆匆忙忙回家,也是担心娘子的身体,这些日子娘子不舒服,可是让她去看郎中,她总说没事。

任有义听刘阿婆这么一说,赶紧加快脚步,回到店铺看望正在忙碌的娘子,说要带吴氏去看郎中,可是吴氏还是说没事,过几天兴许自己就好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任有义听刘阿婆说的言之凿凿,不能不听,忙让十岁的巧儿看着点杂货铺,连拉带扯把吴氏送去了医馆。

吴氏一路上嘴里说不用,可是心里觉得暖暖的,嫁夫如此,夫复何求?任有义平时对吴氏恩爱有加,不像有些男人只做做甩手掌柜。

可是吴氏看着终日辛苦的丈夫,十分心疼,舍不得花钱,还想攒钱,求得偏方,为丈夫生个儿子,不然觉得问心有愧。

郎中看过之后,叹了口气说:“阿义啊,实不相瞒,你娘子病得很重。”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任有义,泪水夺眶而出,这郎中远近闻名,他的话岂能有假?

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换而言之“一场大病家底空”,又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然而任有义不会对心爱的娘子置之不理。

他跟郎中说,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救自己的娘子,郎中摇了摇头,不过还是开了药方。

一晃十余日过去,吴氏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任有义蹲在门槛上,一言不发,巧儿在母亲身边哭成了泪人。

忽然任有义站起身,说出去一趟,不多时,他拿着银两回来,说道:“巧儿,这几天,你去刘奶奶家住几天,我带你娘去县城看郎中,过几日就回来。”

吴氏止住了咳嗽声,喘着气问道:“相公,你哪里来得这么多银子?莫非你把店铺卖了吗?如此一来,你和巧儿以后怎么过啊?”

任有义说:“千金散去还复来,若娘子有事,我何来爱妻,巧儿何来慈母?我心意已决,事不宜迟,现在动身。”

任有义雇了辆驴车,带着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有卖店铺的银子,去了县城。

县城的郎中开了药方,说只是续命,长则三五载,短则半年,不过任有义看着吴氏病情虽然没有痊愈,但有所好转,心里高兴。

店铺已卖,如何维持生计?任有义将娘子交给女儿照顾,去了镇上的码头,干起了搬运工,起早贪黑,挥汗如雨。

但他回家看着妻子和女儿,内心感到莫大的安慰,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家人完完整整,是他最大的心愿。

可是任凭他再辛苦,挣的钱也不够给吴氏买药,他内心愁烦,妻子吴氏劝丈夫放弃,莫要因此累坏了身体,将来巧儿会孤苦无依。

这次轮到任有义说没事,就像吴氏生病时说自己没事一样,都是硬扛着,巧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忽一日,巧儿见吴氏睡着后,拉着父亲来到另一个房间,跪倒在地说:“女儿不孝,我见你终日劳苦,于心不忍,听闻县城宋府需要丫鬟,还请爹爹成全女儿的一片孝心。”

任有义大吃一惊,说此事万万不可,可是巧儿说如果父亲不同意,就长跪不起,还说要去求母亲,任有义怕娘子受不了这个打击,和女儿抱头痛哭一番后,同意。

趁着去县城买药,他带着女儿同去,苦苦哀求之后,二十两银子,巧儿进了宋府,任有义回到家中,只能跟妻子说帮巧儿在有钱人家找到了事情而已。

如此三年,任有义年三十岁那年。

忽一日,任有义从码头回来,见妻子精神大好,还熬了粥等,任有义大喜,以为妻子病体痊愈,说要赊些酒回来喝,以示庆祝。

然而吴氏说道:“相公,你先喝粥,这三年间,巧儿起初两三个月回来一趟,可是近一年不曾回来过,全仗着刘大娘照顾我,今日我见她身体欠佳,你应该去看看她啊!”

任有义觉得有理,喝完粥后,赶紧去刘阿婆家,可是刘阿婆说:“阿义啊,我就是上了年纪,没啥大毛病,不过你娘子今天好像说了些奇怪的话,不好,你速速回去。”

任有义飞奔回家,可是为时已晚,三尺白绫下有个身影,任有义抱着吴氏恸哭不止,哭罢多时,只见桌上有书信一封。

上面写道:吾夫仁义,妾深爱汝,你我夫妻十四载,怎奈久病难医,拖累汝已久,妾深知大限将至,又知巧儿自卖己生,做娘的岂能不心痛难忍?

今妾离去,勿要悲痛,若有来世,愿再做你妻,唯有一愿,望夫成全,还请你务必将女儿巧儿赎回,你们父女团聚,妾死也瞑目,别无他求......

看到此处,任有义忽然口吐鲜血,扑倒在地,被赶来的刘阿婆唤醒,任有义嚎啕大哭,拆借银两厚葬亡妻,现在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赎回女儿巧儿。

可是靠在码头搬货,要搬到什么时候?他想着自己孑然一身,不如县城见一见女儿,也找些事情来做,互相有个照应。

可是宋府已经搬走,有人说搬去了外省,有人说去了京城,可是如今他身无分文,哪有盘缠去找?即便找到,哪里有钱来赎?

更何况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曾借过钱给任有义,欠的钱还未归还,怎能一走了之?

故而,任有义留在了县城,起早贪黑,做了一名贩夫,如此两年,任有义省吃俭用,还清了债务。

又如此四年,一共六年过去,他终于不辞劳苦,攒够了五十两银子,也打听到宋府搬去了京城。

山高路远,路途凶险,虽然艰辛,但他有了父女团聚的目标,不觉得辛苦,因为每走一步,就觉得离女儿近了一步。

那天,他来到一个小山村前时,已经天色已晚,他准备到村上找一个地方借宿,可是不知为何,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任凭敲门,都没人开门。

不过有人隔着门说,让他小心点,附近又妖怪出没。

无奈之下,他只好往前赶路,忽见半山坡处有个好似有个庙,紧走几步来到跟前,发现是个山神庙。

刚到门口,只听见里面有痛苦的声音,可能是因为他的急匆匆的脚步声,一个瘸腿的乞丐走了出来,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他赶紧跟乞丐打招呼,当他进到庙中,见地上的草堆上躺着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

询问之后,得知书生名唤陈跃荣,和任有义来自一个县城,是上京赶考的举人,因为中途染病落下了行程,盘缠用完,准备走小路去前面的县城驿站歇息。

看着书生痛苦的样子,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况且赶考举人,耽误了行程,又要等上三年,何其残忍?于是乎,他动了恻隐之心,有意帮助书生。

忙问乞丐书生为何如此?他和书生是什么关系?

乞丐叹了口气说道:“我在此山中遇到了野兽,他不顾大病初愈,竟然出手相救,虽然救了我,他却受了伤,我现在身无分文,若你能慈悲为怀,小老儿感激不尽。”

任有义连忙应允,乞丐千恩万谢,书生想起来磕头谢恩,可是一时起不来,可是天色已晚,只能暂住山神庙中,待天明之后赶路。

任有义照顾妻子多年,经验丰富,他照顾书生喝了水,吃了干粮之后,书生睡下,他和乞丐聊了很久,不过乞丐不说自己的事情,专门问他的事情。

任有义难得遇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聊了许久。

第二日,天微亮,任有义起身时,发现乞丐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书生一人,虽然他心有不悦,不过既然答应了别人,就当言而有信。

一路之上,走走停停,时而搀扶书生,时而背着书生,接近中午才到镇上,任有义赶紧送书生去了医馆医治,可是他们在这个镇上一住就是十多日。

书生痊愈,所有吃住,医治的费用皆是任有义所出,花了足足有二十两银子,但他毫无怨言,反而觉得心里很舒服,因为他终于救了一个病人,不像吴氏那样悍然离去。

书生再三叮嘱任有义留下姓名,住址,他日定回登门拜谢,任有义得知陈跃荣家境贫寒,是个穷书生,心生怜悯,坚决要给他二十两银子作为盘缠。

可是陈跃荣说,只需送他到县城,找到官府,自然有官路可以去往京城,因为那个年代赶考的举人的费用由官府承担,当然自己花钱的地方也是有的。

任有义将陈跃荣送到县城,好说歹说,让陈跃荣收下了十两银子,祝他金榜题名,虽然任有义也是赶往京城,可是他一介平民,怎么能享此待遇?

陈跃荣本想不走官路,和任有义结伴同行,可是他因为生病,耽误时间已久,再不抓紧时间去京城,恐怕耽误了科考的日子,只好挥泪而别。

原本任有义身上有五十多两银子,可是这一趟下来,只剩下二十两,是去京城?还是留下来做点生意赚点钱再走?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去京城再说。

约两个月过去,任有义终于来到京城附近的小镇,再过几日便可进城,忽然他发现,迎面一瘸一拐走来一个老乞丐,正是在山神庙遇到的那个老乞丐。

他心想:这老乞丐真是奇怪,问他事情从来不说,将书生丢给自己,他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

任有义想着反正已经帮助了书生,应该告诉老乞丐一声,省得他担心,没等他说话,老乞丐笑盈盈地走了过来说道:“任兄,书生已经送走了吗?”

任有义答道:“老人家,我已经带他去了镇上医治,送他去了县城,按照书生说的日子,科考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老乞丐又说道:“仁兄,你果真心地善良,功德无量,将来必有福报。”

任有义叹了口气说:“老人家,莫要笑话我了,若有福报,我怎会沦落到妻子病逝,女儿被卖不知所踪,四处漂泊的地步?我这一辈子只求和女儿团聚,何来福报一说?”

老乞丐笑了笑说:“仁兄,何出此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才三十有六,断言一生为时尚早啊,这京城嘛,就不必去了,赶紧回家吧,你女儿在家中等你呢。”

任有义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忽而又觉得老乞丐是在开玩笑,准备继续赶路。

可是老乞丐忽然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若不抓紧事情回家,恐怕要错过和你女儿相遇,不知道又要等多少年,才能父女团聚哦。”

任有义见老乞丐说得斩钉截铁,有些相信,但又觉得眼看就要到京城了,怎么能不去一趟呢?若老乞丐所说的是真的,不赶紧回家,岂不是错过女儿了吗?

正当他犹豫之际,眨了眨眼睛,忽然明明站在自己眼前的老乞丐,凭空消失了。空中有个声音在回荡:“赶紧回去吧,你不仅能见到女儿,还有更大的惊喜。”

任有义忽然觉得这个奇怪的老乞丐,绝非等闲之辈,又想起当年若不是听了刘阿婆的话,拖延几日,可能妻子早就不在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掉转头往家赶去,一路奔波劳苦,他怕耽误行程,没在做生意,可是即便如此,快到家时,已经是三个月后。

此时他银两用完,后来靠乞讨为生,蓬头垢面,衣衫破损,俨然是个中年乞丐。

那天他终于来到自己小镇,想往自家胡同口走去,可是那条路水泄不通,戒备森严,好多官差站立两旁,拦住了行人,不给靠近,这到底发生何事?

他拼命地往里面钻去。

有位官差,怒道说:“走走走,你个臭乞丐,今天是新科状元奉旨完婚,回乡省亲的日子,你跑来凑什么热闹,再往里面钻,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又一位官差说道:“算了,让他从人缝中看一眼吧,一会陈大人就要回去了,别惹出什么事端来,我们不好交差啊。”

任有义心下一惊,新科状元陈大人,难道是自己路上遇到的陈跃荣?可是他家不在我们镇上啊,自己的镇上没有听说出过举人啊。

思来想去,他随口问了一句:“二位爷,这新科状元,可是陈跃荣,陈大人?”

那位手握兵器的官差又怒道:“大胆刁民,陈大人的名讳,岂是你可以直呼的?我看你是活腻味了!”

官差虽然很凶,但是也证实了新科状元就是陈跃荣,任有义大喜,他喜得不是攀龙附凤,喜的是如果真的是陈跃荣,可以求他帮助自己找女儿巧儿。

想到这里,他赶紧从怀中拿出折扇,递给了官差,求他通禀一声,说任有义求见。这把折扇是他和陈跃荣临别时,陈跃荣所赠之物。

他还叮嘱说:“恩公,你的救命之恩,小生没齿难忘,这把折扇,上面有我题的诗和姓名,你若带着它找我,小生定当倾力相助。”

官差觉得是无稽之谈,可笑之极,可恨之极,本想发火,可是转念一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正是陈大人的亲戚或者熟人,那可就吃罪不起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拉着折扇飞奔而去。

不多时,在看那官差来到气喘吁吁,热汗直流,来到任有义的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他差点没哭出声音说:“小人罪该万死,有眼不识泰山,有眼无珠,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知你是陈大人的岳丈,还请饶了小人。”

任有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都哪跟哪啊?没错,自己是和陈跃荣认识,怎么这会变成陈跃荣的岳丈了呢?

正在此时,有邻居看到这一幕,认出任有义来。那人惊呼道:“任兄,你可算回来了啊,大喜啊,你女儿巧儿和状元陈大人回来拜见您呢,你怎么这番摸样啊?若不是听到你和官爷说话,我压根认不出你啊。”

任有义刚和邻居打了招呼,忽然,几个人抬着一顶轿子跑了过来,不容分说,将任有义扶上了轿子,直接回到的家中。

此时任有义的家中,已经装扮一新,和新建得差不多,只见屋里左右站着官差,丫鬟仆人伺候着,他刚下轿子,一男一女,一夫一妻,跪倒在地磕头。

仔细一看,正是陈跃荣和女儿巧儿,只是多年未见,巧儿出落得貌美如花,任有义忍不住想抱着女儿抱头痛哭,一看自己的衣着打扮,忙说先去沐浴更衣。

洗漱已毕,家人团聚,屏蔽旁人,一家三口述说衷肠,任有义连忙问女婿和女儿是怎么回事?

原来巧儿去了宋府给小姐做贴身丫鬟,因为和小姐名讳相冲,改名为香菱,她聪明能干,深得宋府特别是小姐的喜欢。

所以开始巧儿得已回来探望母亲,可是宋老爷大儿子去了京城为官,举家搬走,走得匆忙,来不及告别。

再说陈跃荣原本是富家子弟,和宋家小姐有婚约,怎奈家道中落,和母亲相依为命,本想去宋府赴约,迎娶宋家小姐,可是宋府上下皆不同意。

可是宋小姐又觉得对不起陈跃荣,故而派丫鬟香菱,常去租住在县城的陈跃荣家送些东西,帮他做些事情,省的陈跃荣说她坏话,影响她的清誉。

如此以来,陈跃荣和香菱相处日久,暗生情愫,不过他一直以为她叫香菱,巧儿觉得自己身世坎坷,出身卑微,没细说自己的身世。

陈跃荣金榜题名后,宋老爷见他成为新科状元,赶紧以同乡兼故友的名义宴请陈跃荣,只可惜自己的女儿已经嫁人。

陈跃荣借机打听香菱的情况,不仅香菱还在京城,而且她就是任有义去京城寻找的女儿巧儿,故而十分欢喜。

宋老爷见陈跃荣对丫鬟香菱有意,立即将已经陪嫁的她,从女儿身边接了回来,认作干女儿,让她和陈跃荣相见。

皇帝召见之时,问陈跃荣可曾婚配?他斗胆说出自己心爱之人,皇帝觉得他有情有义,更觉得任有义的经历感人至深,褒奖一番。

陈跃荣和巧儿奉旨完婚,回乡省亲,他们都劝任有义一起去京城,因为陈跃荣已经在京城有了官职。

可是任有义说:“女儿啊,贤婿,你们的娘如今埋在这里,我若去了京城,将来谁来替她扫墓?我若在这里,想必你们还会回来看我,这些年奔波劳苦,我想歇一歇了。”

小夫妻二人,苦劝多时,任有义就是不同意,陈跃荣只好留下银两,差丫鬟仆人伺候,巧儿跟随陈跃荣含泪和父亲告别,说纵然路途遥远,每年也会回来看望父亲。

奔波劳苦,拼死拼活,累了十几年的任有义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可是他闲不住,买了个杂货铺开了起来,对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街坊邻居半卖半送,一来是感谢他们,二来给女儿女婿行善积德。

另外刘大娘在他去京城那段时间,忽然仙逝,让他觉得难过,没有能报答她那些年的相助之恩。

那年,任有义四十五岁,妻子吴氏十五年忌日,他去坟前祭拜完毕,回到家中,坐在杂货铺前晒太阳,发呆,思念娘子吴氏。

虽然这几年,任有义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俨然成了地方的乡绅,来看望他的人可以说络绎不绝,更有人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可是任有义决定不再娶妻。

忽然,一名女子缓缓走来,清丽脱俗,美丽动人,只看得任有义两眼发直,真想惊呼一声:“娘子,是你吗?”

原来这名女子和她妻子吴氏初相识时,一模一样,他揉了揉眼睛,怕看花了眼,可是没看花,掐了掐自己,发现并不是在做梦。

女子来到跟前,眼泪涟涟,哭道:“相公,难道你不认识我吗?我是你娘子啊。”

任有义忽然想起,老乞丐说得更大的惊喜,可是他又不敢轻易相认,兴许是骗子?任有义赶紧追问女子的情况。

二人回到屋中,女子说道:“小女子今年十五岁,家住隔壁的镇上,尚未成婚,那天,我去集市上赶集,见一个瘸腿的老乞丐甚是可怜,就施舍了他一些吃的和碎银。

可是他谢过我之后,忽然说我的相公等我很久了,我觉得他是胡言乱语,可是他把手中的葫芦拿给我,让我看看你们,可是黑洞洞的看不清。

忽然一阵酒气扑了过来,我发现了我和你的身影,老乞丐说那是我的前世,我看着看着,竟然想起了前世的很多往事,我们的女儿巧儿,照顾我的刘大娘。

还有你为了我卖掉杂货铺,陪我去县城看病,去码头做搬运工,还有我不辞而别,给你留下书信的事情......,我问老乞丐他到底是谁,他说他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

因为在天界犯了点小毛病,被贬下凡,法力消失殆尽,被曾经被他打败过的妖精认出,伺机报仇,幸好在山神和书生陈跃荣的帮助下,免了一劫。

而书生重伤,他没钱帮他医治,刚好被遇到,帮他报答了书生的恩情,得知书生金榜题名和女儿巧儿奉旨完婚,所以提醒你回家。

铁拐李感念我们一世夫妻感情深厚,特来告诉我,和你再续前缘。”

这些话让任有义不得不相信,因为很多事情,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可是他说:“我现在四十五岁,你才十五岁,怎能成为夫妻?我不是害了你吗?”

吴氏两颗丹药说道:“铁拐李最后问我愿不愿意和你在一起?我说愿意,他又问我愿不愿意为你老去十岁?我说愿意。递给我两颗丹药,忽然消失,说让我们服下即可。”

任有义说:“青春年华,稍纵即逝,我岂忍心你为我老去十岁?”

话音刚落,吴氏已经吃了一颗,容颜迅速老去十岁,任有义见事已至此,只得吃了,容颜瞬间年轻十岁,现在一个三十五岁,一个二十五岁。

任有义觉得街坊邻居见到此事,觉得不可思议,叮嘱丫鬟仆人保密,悄悄拜见吴氏这一世的父母之后,去了京城附近,归隐山林,过上幸福的田园生活。

至于他们有没有生儿育女,不得而知。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为善弃恶,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

笔者说:

任有义,人如其名,有情有义,为了妻子的病情,加上乖巧懂事的女儿巧儿,不得已卖了女儿做丫鬟,妻子去世,父女分离,令人惋惜和痛心。

为了赎回女儿,他再次奔波劳苦,善良的他在途中巧遇化成乞丐的铁拐李,救了重伤在身的书生陈跃荣,最后父女团聚,又和妻子再续前缘,大快人心。

以上桩桩件件,无他,唯善良而已,正所谓“行善之家,必有余庆,人善人欺天不欺,自有贵人相助”,大家觉得呢?

文中虽有神话和怪诞成分,但笔者惟愿大家平安顺遂,惟愿天下骨肉不分,惟愿天下家庭和和美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