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是本然黑卫平先
2022/8/17 来源:不详北京湿疹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72.html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是本然——黑卫平先生诗书余谈
文:马宏明
最早知道黑卫平先生是在电视屏幕中。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他作为贵阳市的领导,我和很多观众一样,时常通过电视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后来我从科研单位调到文艺部门,在工作中与先生相识,也进一步了解到他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使我惊讶的是他竟如此平和敦厚毫无架子,易于接近。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是彼此都雅好书道,三观相若,我们逐渐成了好友,对其人其艺其事亦有所了解。
黑卫平先生与共和国同龄,生于贵州安顺,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最早从事专业工作,后担任县、市要职。他虽为官而无官气,身上总保持着书生本色、学者风骨、诗人情怀。
卫平先生少时在其母亲影响下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识字写字竟如玩耍般轻松惬意”。从此与文字结缘与书法结缘,开启的半个多世纪的书法学习创作之旅。从最先的依葫芦画瓢,在令堂的引领下系统临摹历代法帖名碑,到后来的刻意临池,从楷书入手魏碑唐碑、方笔圆笔、顿挫起始,穷追古人,融会贯通。文革期间众多传统文化都被冠以封资修之名,唯有书法因其适实用于标语口号大字报等得以留存。卫平先生时常代人誊抄大字报,使一技之长学以致用,“一写就好几个小时”,在不经意间书法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也进而接触到颇为实用的行草书。还因为练字习字被打成“反革命”,坐过“飞机”,关过“牛棚”。
卫平先生的行草走晋人帖学一路,以二王为宗,先后临习王羲之《兰亭序》、《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及右军多种手扎。《黑卫平书法集》中便有一件临王羲之《兰亭序》横卷,不仅字形的准确到位,整体的气象空灵。连笔划的牵丝映带、轻重缓急,用笔的逆顺露藏、中侧折转,墨色的枯湿浓淡、涨渴飞白,都显示出其对原帖的理解与感悟确实到位,师法古人使尽了汲深之力。先生在落款中写到:“右临兰亭序也,此天下第一行书矣。余虽不能形神兼备,然每临每有所得,求笔意、追形似,步步跟进,其中自有许多乐趣,许多寄托。”短短数语,颇具自谦,亦道出自己对天下第一行书的深刻认识,及节正的临池观。
先生临习古人不囿一家,不限一格,而是广种博收,为我所用,他临摹的明人祝允明草书《济阳登太白酒楼》横幅,是一件珍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祝氏草书精品,曾刊载于《书法》、《书法丛刊》、《书法导报》等国内重要书法专业刊物。先生笔下再现了原件的丰富笔墨与顾盼生姿,可谓得其形,彰其意,呈其神。而他临摹的另一件祝允明扇面,则较温润静穆,足见其在临池过程中擒与纵,放与收,张与驰的把握适度。先生临元人鲜于枢楷书册页,用笔精到,结构端严,雅逸而富文气。临明人陈淳,清人张维屏的草书追形求意,更加体现出对空间布局的协调与控制。先生临池范围广,能博取众长、融会贯通,的确是无间临池法古师心。除形神兼具外,更注重于古人法书的气韵与气象。也正是取法多方,博观约取,方期大成。
清代书法大家何绍基曾有诗云:“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若非柱腹有万卷,求脱匠气焉能辞。”子贞此诗道出书画创作之的最高境界——贵士气。而“士气”之前提须经史内蕴,柱腹万卷。卫平先生早年京华深造,专业之外,涉猎广泛,醉心诗书。中年入仕,不弃笔砚,忙里偷闲,勤于挥翰。其行草书佳制多富于韵味更具雅逸气息,既沉酣亦朴茂,其间所透出的“士气”不言而喻,《黑卫平书法集》中行书立轴刘禹锡诗用笔丰富,中锋、侧锋、逆锋、露锋顺势而为,墨色浓淡自然天成,整幅看去静中思动,如行云似流水。草书横幅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涨墨枯笔随意生发,知白守黑参差历落。似手稿信札,如乱石铺街,乱而有序,乱中具美。《辛弃疾摸鱼儿》草书横卷,笔墨连贯、酣畅淋漓,“写”的意味浓郁,少有飞白渴笔,温润雅逸。许慎《说文解字》:“写者泻也”“意者志也”。书法中的极高之境,便是心中块垒,胸中欢愉的宣泄与倾诉,所谓书画即是。清人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是超越于法度之外,是无法之法,乃为正法的入道之境,这是与道相谋的自然流露。如是“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是本然”。
当代很多书法作品讲究制作而过于做着,讲求设计而预先安排效果,章法留白称之为块面处理,笔墨浓淡干湿亦要腹稿在先,实则丧失了书写的意义与书法的趣味,只求视觉冲击占据上风。这类现代书法如饮烈酒容易醉人,醒后却无味无物;传统书法似松涧煮茗,清饮含味,回甘绵长。传统书法必须靠传统文化的滋养,诗文绘事的互补,彼此相得益彰,作品中方能显现出玄远空灵的气象,显现出何道州所云之“贵士气”。多年来卫平先生于书结缘之外亦醉心于传统文化研习,其诗词联语的创作也成绩斐然。
许是卫平先生早年经历,其诗作所表现出的多是宏观气象与修齐治平,展露的是深邃意境与诗心骚骨,呈现出的是“别才”与“别趣”。其诗《眺望百花湖》中“扶行青玉嶂,登顶及烟埃”,是登高望远,极目千里的气势。《竹海》中“龙根伸到春山顶,翠岫白云两阔澜”是胸襟宽大,天高地远的境界。《云归山》中“眼底百花一湖秀,世间万物只微澜”,通过从云归山顶眺望烟波浩渺的湖水,感悟出世事万物的渺小娇弱。先生所撰的《余庆县飞龙湖景区龙王阁楹联》:“奋起飞龙,林徵水云成气象;由来祷雨,贾舟风色尽文章”。“奋起飞龙”不仅写出斯地“天下第一飞龙”的实景,“更寓意中国龙的腾飞,中华的崛起”。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亦是雨神与水神,借商旅舟船之景色,喻形势兴起,建设美好家园,祈祷风调雨顺,共写祖国腾飞的欣欣向荣的大文章。《百花湖一字歌》:“一尘不到一山外,一介书生一旧知,一路含歌一路笑,一湖秋水一湖痴”。以一串一字相叠,有一气盘旋,朗朗上口之妙。如此处理手法,需要的是才情与天赋,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之中。道出了与大自然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片澄怀,整首诗读来犹如欣赏一幅洗练无尘的水墨山水画,简远空灵,进入诗画合一之佳境。词《虞美人·年终拾雪》:“年终拾取些些雪,过往匆匆别。几多不舍几如烟,一任寒林远去接冰天;雨中把伞相依靠,夜读挑灯照。雪蹊初霁更清寥,只怕佳音传递路迢迢”。先生此词用的是“虞美人”词牌,又称“玉壶冰”,“一江春水”等,短短五十六字描绘出雪蹊初霁,银装清寥之景象,年终拾雪,几多不舍,光阴荏苒,寒林远去,雪夜读书,往事如烟。词最讲求平仄和用韵的准确。先生严于四声,炼字酌句,气度高华,流丽婉转,其诗词具锦丽沉郁之美,直追前贤。毕竟诗无达理,深知岂是我辈所能理解,不佞胡乱强疏,定是南辕北辙,与道相违。
卫平先生除自己勤于诗书创作外,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