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滴水之恩当涌泉回报社会余

2023/6/24 来源:不详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是走出去的唯一出路。”高中数学老师这句话,影响了我的整个高中。那个时候,励志走出农村,想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现在,我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人民服务。

我叫陈宇,来自余庆县龙溪镇何家湾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于年外出务工,不幸遇到工地事故,造成下肢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听到这个消息的那天,如同晴天霹雳,我和母亲接到电话抱着哭得停不下来。   十二年来,生活艰辛,却一路遇到很多推动我前进的动力。刚开始那几年,国家低保补贴,加之母亲一边照顾父亲,一边辛苦劳动,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我家被评为建档立卡户。那年我正高考毕业,如愿考上大学,但去上大学的学费又成了人生的拦路虎。后来,听说精准扶贫家庭就学子女可以申请教育资助,大学学费又可以无息贷款,我通过申请,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父母是我生活的榜样。父亲的乐观生活态度和母亲身上十二年来承担整个家庭重担的那股坚韧劲儿深深感染着我。母亲于我而言,读书是摆脱贫困的最好途径,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才能有所作为。摆脱贫困是我学习的一个目标,在大学期间,除了上课之外,我参与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强化专业技能,校内勤工俭学和校外兼职,以及每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为家里减轻了很多压力。

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我家搬到了何家湾安置点。刚开始母亲担心远离田地之后,无法生活。自搬入安置点后,母亲一边坚持打零工,一边积极参加安置点组织的就业培训,后来在政策支持和领导干部的关心下,母亲成了一名环卫工人,工资虽不高,但也有了稳定收入。“现在我很感谢国家,感谢帮扶干部。两个女儿也参加了工作,我完成了我一生的任务。”母亲常常说。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我们摆脱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今的我回到自己的家乡,通过公务员考试招考,考入龙溪镇人民政府,踏上了为民服务的道路,不忘助人初心,牢记学习使命。一路告诫自己,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回报社会!通讯员吴治见 

编辑蒋洪飞

编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