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渔业风生水起人民资讯

2023/7/28 来源:不详

北京哪些扁平疣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833387258790876&wfr=spider&for=pc

「本文来源:贵州日报」

王斌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两山”理念,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贵州把生态渔业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生态持续改善相辅相成的新引擎。

秋天的万峰湖波光粼粼,呈现出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观。曾经,这里湖水乌黑、臭味扑鼻。为改善万峰湖的水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行动上,贵州舍小利、取大义,重拳拆除了湖里的网箱。如今万峰湖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

在乌江流域,在清水江河畔,在赤水河两岸,贵州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拒绝污染企业入驻,沿河沿江沿库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乡镇及乡镇以上建污水处理厂,坚决取缔污染水体的网箱养鱼,转变到新型“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方式。

强力推进的生态渔业发展势头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态渔业正成为贵州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

网箱鱼变生态鱼

贵州作为“两江”上游,在中国版图上有着重要的生态位置。

年8月,中央将贵州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年4月,贵州省决定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全域打造“零网箱·生态鱼”,走一条贵州生态水产渔业发展新路,达到“放鱼养水、以鱼净水”目的。

截至年底,全省共投入补助经费17.93亿元,取缔网箱养殖亩,乌江干(支)流、珠江干流、清水江干流22个县(区、市)的网箱养殖全部取缔完毕,实现全流域零网箱、全流域禁止投饵,网箱养殖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此时迎来了贵州生态渔业大发展的春天。

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渔业列为全省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组建省生态渔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生态渔业发展。

省水利厅作为生态渔业产业牵头单位,负责湖库生态养鱼,将湖库生态渔业列为《贵州省“十四五”水及水产业发展规划》的四大产业之一;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稻渔综合种养、冷水鱼养殖及设施渔业等。

年9月,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资2亿元成立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引领全省生态渔业发展。按照湖库水域承载能力、养殖容量,合理确定投放密度,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等养殖,实现“放鱼养水、以鱼净水”目的,助推生态和渔业双丰收。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整市推进”“整县推进”“一库一策”模式,规范化实施生态渔业发展。

发展结硕果。年全省生态渔业一产产值61.09亿元,累计发展湖库生态渔业面积63.58万亩。

生态渔业助力江河湖库水质持续向好。年,贵州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9.3%。

无名之辈变“贵水黔鱼”

曾是渔民的皮禄江早年在乌江养殖了10口网箱,一年收入五六万元。随着在乌江拆除网箱,获得政府2万元补助后,他在山上种植了6亩蜜柚,又购买游船发展旅游业。皮禄江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

像皮禄江这样的渔民转产后,借助国家政策扶持,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人家还有许多。

贵州省还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省内生态渔业发展。扶持9家省级龙头企业、45家市州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余庆县合作,在团结等多个水库投放花鲢等鱼苗,采取“人放天养”方式,养殖生态商品鱼。“公司+合作社+库区渔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了当地养殖大户、库区周边群众参与具体养殖项目,解决群众就业,带动脱贫致富。

晴隆县光照湖库区从年引进了七家企业,三家合作社,年产值达万元。

生态渔业的大力发展,呈现水净、鱼丰、业旺、民富的好势头。

年目标是实现水产品产量26万吨、渔业产值64亿元;湖库生态渔业面积达到75.6万亩,设施渔业面积达到23.6万平方米,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

青山绿水出好鱼,在做大做强生态鱼产业链过程中,统一打造贵州“贵水黔鱼”品牌。

“贵水黔鱼”是省生态渔业公司系列生态鱼的主打品牌。采取“人放天养”自然采食,生长周期长,相比于普通养殖鱼,“贵水黔鱼”遵循自然规律,不投饵料、不用药。

目前,“贵水黔鱼”品牌标识体系已建立,并打通了省内外销售渠道,建立了线上销售平台、线下销售渠道,初步形成了以产定销、订单生产的产品销售格局,开发了省内外销售渠道30余个,品牌形象店及专柜40余个,在贵阳市、松桃自治县、沿河自治县建成区域性配送中心3个。

贵州鱼“插”上科技之“鳍”

科技助力好水出好鱼。

贵州省聘任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为生态渔业产业技术顾问,成立由42名资深水产专家组成的生态渔业专家技术服务团队。贵州省共建立科研试验示范基地50余个,引进推广福瑞鲤2号、松浦镜鲤、松浦红镜鲤等新品种,推广应用健康养殖、尾水处理等新技术。成功完成梵净山麻鱼人工繁殖,改善传统稻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野生大鳍鳠、中华倒刺鲃、白甲鱼、岩原鲤生存环境因子和繁殖微生境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珍稀鱼类鉴定、驯养和抗应激调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探索高海拔地区种养循环农业、山地立体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新型闭环式鱼菜共生复合耕作体系等发展模式,效益良好。

贵州大学生态渔业团队对镇宁思源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示范基地进行科技帮扶,针对基地水池、循环槽、水处理生态池、粪污收集处理区进行合理规划,将鱼类产生的粪便做成生态有机肥,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和净化水体的双重效果。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贵州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助力碧水长流的道路上铿锵前行;贵州在做大做强生态渔业产业实现新时代贵州跨越式发展担当尽责!-09-:00:00: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