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听老乡们在这个地方说
2022/6/22 来源:不详医院订阅哦!
这个广场建好之后对我们村民特别好,因为我们吃完饭后,可以出来锻炼身体,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出来锻炼身体。我也经常带小孩出来玩,那么宽的地方,小孩特别喜欢玩耍。
现在建好之后,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到广场玩。村民很满意,晚上闲时可以到广场聊天,又干净又平整,很满意。
还有新活动室和这个医疗室都建在这里,给我们这些群众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修得这么好啊,还有现在的广场也大,逢年过节搞个活动也热闹,特别是我们村里有自己的文艺队,闹热得很,这些都是国家对我们这些农村建设的特别支持。
老乡们这都是在说些什么?
好奇的文明君准备一探究竟......
看到老乡们用手指着一个广场的方向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个字映入眼帘
原来老乡们说的就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呀!
文明君
关于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贵州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到年,全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将普遍建成集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文体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
截止到年底,贵州省共完成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个。
那贵州各地是如何打造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
,老乡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老乡们又有什么想说的?
一起看看!
找方法破难题
为确保全面完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铜仁市沿河县为解决标准难统一的问题,着重围绕简易戏台、文化活动室、活动广场、宣传栏等“细节标准”进行统一;为解决资源难整合问题,沿河县突出实用原则,鼓励通过置换、整合、共享、改建等形式全面盘活农村场所资源;为解决资金难解决的问题,采取“整合一笔、筹集一笔、捐赠一笔”的方法,确保了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持续高效。
全力加速建设工程
为扎实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黔南州瓮安县按照“七个一”建设标准,即一个文化小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化宣传栏、一套体育设施、一套广播器材、一套健身器材的建设标准,建设完成江界河镇、建中镇、银盏镇等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从“设施+服务”出发,丰富基层文化,真正做到文化惠及百姓。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为突出地方特色,传承优良传统文化,铜仁市玉屏县在项目点实施过程中,要求各乡(镇)在节约资源、效率最大化和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更好的为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打好基础。
铜仁市松桃县则把文化中心建设与村级学校建设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全县脱贫攻坚相结合,整合资源,利用原闲置学校场地进行改扩建为文化广场,利用闲置村委办公场所改建为文化活动室,真正将文化服务功能与党员教育、社区教育、卫生计生、民政服务、体育活动等公共服务职能结合起来,使中心成为村级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
铜仁市松桃县村级文化服务中心
加强运行统筹管理
为充分发挥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黔南州三都县通过由村两委负责对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利用活动场所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乡村文化宣传主阵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让党的好政策和新兴科技文化传到农村千家万户。同时推出激励性管理措施,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的工作中,对于成绩突出、活动影响效果良好的行政村,进行适当奖励,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健康有序发展。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有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老乡们这样说:
1、文化设施让村庄变得更美
我们村修建了文化广场、篮球场,还有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我们村民的文化生活,还让村庄变得更美,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谈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双塘村村民王姣特别开心。
2、农家书屋丰富为村民“充电”
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干部刘小琴说:
农家书屋的图书、报刊、杂志非常齐全,环境也很好,休闲之余在这儿看书就是一种享受。
为了让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网上电子图书的便利,遵义市余庆县还投入40万元建成了图书馆门户网站和数字图书馆,并整合共享工程、数字农家书屋、